从3月6日开始的强冷空气,对当前正进入春茶生产期的浙江茶叶产生了严重的影响。为做好茶园的防冻减灾工作,茶叶所积极采取行动,及时提出茶树冻害的预防和补救技术措施,派出科技人员前往杭州、台州、绍兴、温州、衢州和丽水等地开展茶树冻害调研和指导减灾工作,同时利用电话、电子信箱等方式收集汇总各地茶树冻害的情况,以便及时掌握冻害的进展情况,有效开展减灾和恢复生产工作。
3月9-10日,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专家肖强研究员前往三门开展茶树冻害调研和指导减灾工作。
受强冷空气的影响,位于三门县亭旁镇的三门绿毫茶叶专业合作社茶叶生产基地已出现大面积冻害,原已开始生产的茶叶加工厂不得不停产。3月8日下午,低温雨雪天气引发茶树出现冰凌现象,9日-10日当地的最低温度达-3℃至-5℃,已萌发的茶树嫩芽被严重冻伤,10日采摘下来的茶树嫩芽全部出现红变症状。
据三门绿毫茶叶专业合作社胡善树主任介绍,三门县茶叶从2月28日已陆续开采,到3月9日该合作社采摘的鲜叶量已达近百公斤;这次低温冰冻历史罕见,未来10天三门将无茶可采,受损最严重的是乌牛早、平阳特早茶和浙农139等特早生茶树品种的茶园,这些品种的第一批茶芽已全部萌发;其次受影响的是一些早生种品种的茶园,这些品种的顶芽和部分侧芽已萌发。绿毫茶叶专业合作社茶园近4000亩,其中分布于三门和临海的2800亩特早生品种茶园面积全部受损,严重受损茶园达到70%。
冻害后的茶树(肖强 摄于3月10日三门茶园)
受冻茶芽(肖强 摄于3月10日三门茶园)
受强冷空气影响,西湖龙井茶一级保护区出现低温霜冻天气,3月9日-10日最低温度达到-4℃,严重影响已萌发茶树嫩芽的生长。据西湖龙井茶一级保护区梅家坞村的茶树植保员梅平介绍,该村近600亩早生茶树品种龙井43茶芽已萌发,顶芽长度达到5-15mm,经过这次低温霜冻天气后,80%左右的顶芽已严重受冻,第二到第四侧芽呈现不同程度的冻伤。同样处于西湖龙井茶一级保护区的杭州龙冠实业有限公司的茶园,也出现相似的现象。本次茶树的冻害程度将在未来3-5天逐渐明朗,原本可以在近二天开采的西湖龙井茶,受此影响预计将再推迟10天左右。
受冻顶芽(郭华伟 摄于3月10日西湖龙井茶园)
据安吉县溪龙乡农办主任钱义荣介绍,从3月8日到9日,安吉全县普降大雪,积雪深度平原为5-10厘米,山区10-20厘米,高山区达40厘米,3月10日当地最低气温达到-4℃。安吉白茶的主栽品种白叶1号有近半数茶园的茶芽已开始萌动,受低温大雪影响,萌动茶芽芽尖出现红变、扭曲干枯症状。预计安吉白茶的开采将推迟到3月25日左右。
大雪覆盖安吉白茶茶园(钱义荣 摄于3月9日)
3月9-10日,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专家肖强研究员前往新昌了解冻害情况。3月9-10日新昌县最低温度达-3℃~-4℃,部分茶园出现冰凌现象,茶树嫩芽全面受冻,春茶受损严重。据新昌良种场石志辉经理介绍,该场3月2日开采乌牛早和迎霜等特早生品种茶园,3月7日部分龙井43茶园开始采摘,但受本次低温冰冻影响,采摘茶园茶树嫩芽严重受冻,3月9日已全部停采;10日该场实测的最低温度达到-6℃ ,茶树受冻的程度目前还完全显现,预计至茶园重新开采将需要10-15天。另从新昌大茗茶叶有限公司茶叶生产基地茶树生长情况看,无论是立体采摘茶园还是平面采摘茶园,已萌发的茶芽全部受冻变色;不同茶树品种的受冻程度,决定于茶芽萌发的时间,以乌牛早、迎霜、平阳特早茶和浙农139等特早生种茶园受冻最严重。新昌茶叶总站周竹定副站长估计,受此天气影响全县3万余亩乌牛茶品种茶园现基本无茶可采,后续几天茶叶市场新茶交易数量将明显下降。
新昌茶园冰凌现象(周竹定摄于3月9日)
受冻茶芽(肖强 摄于3月10日新昌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