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工作简报» 正文
国家茶叶产业技术体系建设2009年度工作总结暨考评会议成功召开
作者:系统管理员      来源:     发布日期:2010-02-25     点击:      【字号:    

2010年1月8~10日,国家茶叶产业技术体系建设2009年度工作总结暨考评会议在北京成功召开。农业部科技教育司产业技术处张国良处长、产业技术处唐婷,国家茶叶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所长杨亚军研究员,全体岗位专家和综合试验站站长以及部分团队成员共计60余人参加会议。

会上,张国良处长作了重要讲话,张处长围绕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的任务目标,详细阐述了体系的定位和整体性特点,强调体系人员业务上接受农业部的垂直管理,“统一目标、统一行为、统一意志”,梳理产业需求,解决产业技术问题;要在首席科学家领导下,发挥执行专家组的作用,发扬“集体领导、民主决策、民主管理”的精神,把体系作为一个事业来做,进一步凝练产业技术研发领域,提出技术创新点,为解决产业需求和技术支撑产业发展做出切实的贡献。

产业技术处唐婷主持了对首席科学家的考评工作。在述职报告中,首席科学家杨亚军总结了体系年度工作进展和取得的成绩,详细汇报了2009年在产业决策、产业服务、研发统筹和体系组织管理等方面开展的工作以及经费使用情况。2009年茶叶体系在各岗位专家和试验站的共同努力和协作下,全面完成了年度各项任务指标,建立示范茶园19953亩,其中核心示范区4020亩;落实高效栽培技术示范茶园24369亩;筛选出20个氟含量低于100mg/kg的茶树品种(系);初步建成8条名优绿茶连续化加工示范生产线;培训主产区农技人员、专业户和合作社人员6831人次,茶农19157人次;制定国家标准(GB/T 23379-2009)和农业部标准(NY/T 1724-2009)“茶叶中吡虫啉残留量的测定”和国家标准(GB/T23776-2009)“茶叶感官审评(评价)方法”,并于2009年颁布实施;开展“特种茶”ISO标准的制定工作,完成乌龙茶和白茶的国际标准技术报告草案;启动茶树主栽品种等17个数据库的建设;在优良品种选育、茶园养分综合管理、小绿叶蝉行为调控、茶叶新产品开发等方面取得较大进展;在抗雪灾冻害、应对虫害暴发等方面,及时组织力量进行技术指导,为恢复生产提供建议;为农业部最近启动的标准茶园建设提供技术支撑。

首席科学家杨亚军研究员在总结时,要求与会人员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张国良处长的讲话精神,今后在实施任务的过程中,要把体系作为一项事业来对待,要有大局意识,加强交流和协作,重视团队建设,提高责任心,以诚信务实的态度来完成体系任务。重点任务中示范内容要有技术要素,前瞻性研究要跟踪前沿技术,要体现出前瞻性和创新性,要重视研发任务的设计;要重视基础性工作,尤其注意收集第一手数据。还强调了在经费使用、档案记载、日志填写、关注产业问题和加强对体系工作的宣传等方面的要求。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