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工作简报» 正文
茶叶所杨亚军所长致词
作者:系统管理员      来源:     发布日期:2008-11-24     点击:      【字号:    

抚今追惜 再创辉煌

——在建所五十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

所 长 杨亚军

(2008年11月18日)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同志们、朋友们:

上午好!在举国上下全面贯彻落实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之际,在党和国家高度关注三农,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历史时期,我们茶叶所迎来了建所五十周年。首先,请允许我代表茶叶所对各位领导和嘉宾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并且致以诚挚的谢意!借此机会,谨向五十年来关注、关心、关怀我所建设与发展、给予我所信任、支持、厚爱的各级领导和各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向曾为茶叶所的创建与发展艰苦奋斗、呕心沥血、鞠躬尽瘁并创造重要贡献的离退休职工,向正在为茶叶所创新和发展继往开来、不断进取、顽强拼搏的在职职工,致以真挚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光阴飞驰,历史却历历在目:1958年9月,茶叶所在浙江杭州龙井乡七佛寺的一个农家小屋成立了,从此,我国农业科技队伍中增添了茶叶科研的生力军,茶叶所人辉煌华茶、富裕茶农的梦想由此启航了……

五十年,是茶叶所的一部创业发展史。回顾建所五十年来的发展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而是几经曲折,走过了不平凡的道路。

建所初期,条件极其艰苦,茶叶所人住在民房,一面和泥打砖,自建科研办公场所,一面因陋就简,开展科学试验,走出了一条勤俭创业之路。

“文革”十年动乱,阻止了茶叶事业继续前进的步伐,茶叶科研处于停滞状态。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吹响了改革开放的号角,迎来了科学的春天。茶叶所紧随时代步伐,积极调整科研方向和任务,研究领域不断拓宽,已涵盖茶叶产前、产中、产后各个环节,形成了以茶树种质资源、遗传育种、茶树营养与栽培、病虫害防治、农药残留控制、茶叶化学、茶叶加工与新产品开发等为主的优势学科群,学科建设取得长足发展。

科学条件不断改善,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研发、中试、示范平台。建有国家茶产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茶树改良中心、农业部茶及饮料植物产品加工与质量控制重点实验室、农业部茶叶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浙江省茶产业科技创新服务平台等一批国家和部、省级科学研究平台。拥有大型仪器设备60多台套,价值2500多万元,科研、办公用房达13000多平方米。

人才队伍日趋合理,形成了一支以院士领衔,省、部级专家、中国农科院杰出人才、浙江省“151”人才为骨干的茶叶创新队伍,并以科技创新平台为依托组建了茶树资源与改良研究、茶树绿色栽培技术研究、茶叶加工工程、茶叶质量安全与检验等四个科技创新团队。

经过五十年的发展,茶叶所已初步形成学科设置较齐全、技术力量较强、条件基本完善的全国茶叶科技创新和信息中心。在2004年全国农业科研机构综合实力评估中列第13位。

五十年来,全所广大科技人员坚持以研为本,以推动农业科技进步、促进农业农村发展为己任,紧紧围绕茶产业科技发展需求,致力于科技创新,积极推广先进技术,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共取得科研成果200多项,获奖成果95项,其中全国科学大会奖1项、国家发明奖2项、国家科技进步奖4项、国家星火奖1项、部省级奖励35项。

在茶树种质资源与育种研究方面,建成了国家茶树种质资源圃,共收集保存国内外茶组植物种、变种的各类资源2668份,是世界上各类最齐全的茶树种质圃,育成了国家审定品种6个、省审定品种3个。

在茶树栽培技术研究方面,提出了长江中、下游地区丘陵茶园高产规律和土、肥、水、剪、采等主要可行的技术指标,成功进行了“南茶北引”研究,为我国茶数扩大到北纬35度,开发出了茶树多种肥料并实现工业化生产。

在茶叶无公害生产技术研究方面,在中国最早开展茶叶中农药残留控制技术研究,我国现行的茶园农药安全使用标准80%由我所研究制定,茶叶农残检测技术处于国际先进水平,是欧盟确认为中国茶叶出口惟一的认可检验机构。在国内率先开展茶园昆虫化学生态研究,为利用天敌防治害虫奠定基础。在国内最早开展有机茶研究与认证,制定了我国第一个有机茶生产、认证系列标准,初步建立了有机茶认证体系。

在茶叶加工方面,在国内首次试制成功了颗粒绿茶、颗粒红茶和袋泡茶,提出了红碎茶产制改进方案和技术。开展了茶叶清洁化和标准化加工技术研究,“茶叶质量安全全程监控关键技术研究”已开始在全国推广应用,“名优茶不落地清洁化连续加工线”已在浙江、湖北、四川等省的多家茶叶企业中示范推广。

在茶叶深加工方面,在国内最先开展茶叶中功能性提取利用研究的单位,先后研究提出了茶多酚、茶咖啡因、茶皂素、茶籽油等的制备技术,并已在多个企业实施产业化。近年来又研究出精制茶多糖、茶氨酸、高活性茶黄素的工艺技术。先后开发出具有降压作用的γ-氨基丁酸茶、冷溶高香速溶茶等新产品。

在茶叶机械领域方面,先后对红、绿茶初、精制机械,修剪机和采茶机等茶园作业机械和红、绿茶连续化加工成套设备、茶叶生产过程机械化开展了研究。先后设计试制成功58型绿茶初制机械,67型绿茶初制成套设备,绿茶滚筒式杀青机,红茶萎凋槽,开发成功计算机自动控制茶叶烘干机。

50年来,茶叶所始终把服务“三农”工作放在重要位置,为发展现代农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出贡献。

面向茶产业,从科技的角度为我国茶产业的发展献计献策,先后多次围绕茶叶质量安全、清洁化生产、茶叶深加工、茶园良种化、有机茶等问题撰写专题报告,为各级领导决策服务。

面向茶区,积极为茶产业发展提供科技服务,每年派出大批科技人员深入茶区帮助解决生产实际问题,增长新技术、新品种。积极开展社会扶贫,先后帮扶四川广元、浙江常山、贵州铜仁等地区。积极承担科技推广工作,累计派遣科技特派员5批40余人次,先后荣获科技部科技扶贫办公室颁发的“振华科技扶贫奖励基金”、“浙江省对口帮扶先进单位”、“浙江省科技特派员先进单位”。

面向茶农,认真实施“科技入户”工程,通过建立科技示范户展示新成果,辐射带动周围农户,使新成果、新技术快速得到推广,为促进茶叶增效、茶农增收做出了积极贡献。

半个世纪风雨兼程,五十年寒暑春耕秋耘,几代茶叶所人在这里扎根成长、上下求索,燃烧着热情、奉献着青春,茶叶所的每一步发展都镌刻着茶叶所人的奋斗足迹,每一次突破都凝聚着茶叶所人的创新智慧,每一份成就都流淌着茶叶所人的辛勤汗水。此时此刻,我们无比敬仰那些茶叶研究所建设的先行者和事业的开拓者,当年你们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为了祖国的茶叶事业,从全国各地纷至沓来,挥洒汗水,奉献才智,将毕生精力奉献给了茶叶事业,铸就了无愧于人民的辉煌篇章!

饮水思源,我们满怀感恩之心。我们感谢国家农业部、科技部等有关部委,感谢中国农科院,感谢浙江省委省政府,感谢你们长期以来对茶叶所的关怀。我们感谢杭州市,感谢西湖区,感谢西湖风景区,感谢你们多年来对茶叶所的支持。我们还要感谢各兄弟单位以及社会各界人士和海内外朋友。茶叶所人将永远铭记你们的深情厚谊!

五十年光阴,弹指一挥间,回顾五十年奋斗岁月,我们深感自豪。斗转星移,薪火相传,展望新世纪锦绣前程,我们信心百倍。今天,接力棒传到了我们这一代人手中,这是一份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面对新的机遇与挑战、新的使命与任务,我们决心以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契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秉承茶叶所人“和·敬·信·廉”的精神,求真务实、开拓进取、励精图治、奋发向上,永攀科学高峰。

我坚信,有党的好政策,有上级的正确领导,有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有全所职工的共同努力,茶叶所一定能为我的国茶产业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茶叶所的明天一定会更美好,中国茶产业的明天一定会更辉煌。

我们一定要,我们一定能。

谢谢大家!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