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10月28日电 (王哲)近日,2025年全国红茶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发展大会在宜宾召开。

大会现场。 王哲 摄
本次大会由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国家茶叶产业技术体系主办,五粮液集团子集团四川省川红茶业集团承办,以“创新融合、绿色智造”为主题,通过成果发布、技术研讨、产业对话等形式系统呈现中国红茶科技创新的前沿突破,实现“政、产、学、研、用”全链路资源聚合。
中国农业科学院副院长曹永生在致辞时表示,红茶起源于中国,二十一世纪以来,在健康消费拉动以及科技创新驱动下,我国红茶产业实现了快速发展,成为第二大茶类,为促进农民增收、乡村振兴发挥了独特的重要作用。当前,站在谋划“十五五”茶产业发展蓝图的关键时期,举办本次大会,邀请红茶产业企业家、红茶领域的专家来共同研判红茶产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共同谋划“十五五”红茶产业发展的思路,共商红茶科技主攻方向,为红茶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智慧。
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南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宜宾市茶产业研究院院长刘仲华在《中国茶产业发展前景展望》专题报告中说,2024年中国茶叶迈入了万亿元级的规模,还有更大的发展空间,中国红茶的市场潜力也非常巨大,因为红茶是女性群体最喜欢的饮品,六大茶饮,女性最爱红茶,也是中老年群体最喜爱的,红茶是新茶饮里用得最多的原料。未来我们要通过科技进步来降低成本、提高品质,让红茶的出口板块扩大,让茶产业持续发展,这是我们要努力的方向。

大会主题分享环节。王哲 摄
宜宾是世界茶叶的发源地之一,中国三大工夫红茶之一“川红工夫”的故乡。近年来,宜宾认真履行全省茶叶精深加工产业链的主要承载地的职责,全面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全市的茶园面积达130万亩,茶叶的综合产值达360亿,已成为川茶千亿产业的重要支撑。特别是作为全国红茶重点产区,宜宾坚持科技赋能,在茶种选育、制茶工艺等方面持续创新;聚焦产业融合,促进红茶从“单一饮品”走向“多元场景”;强化全链条服务,推动红茶产业强链、补链、延链,让红茶产业成为宜宾茶业发展的新名片。
作为本次大会承办方,川红茶业集团在科技创新与产业融合方面取得系列成效。大会期间,川红茶业集团分享了企业在红茶高质量发展方面的实践经验。

十五五”红茶政产学研科技创新计划启动仪式。王哲 摄
大会还发布了“十四五”红茶重要科技成果;面向全行业发布《加强科技创新发展红茶新质生产力倡议书》;举行“十五五”红茶政产学研科技创新计划启动仪式;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与全国重点产区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四川省农科院茶叶研究所与多家茶企签订科技成果转化协议。
当天,来自云南、福建、湖南、湖北、广东、贵州、安徽、江西、浙江等省的茶界同仁,中国农科院、四川省农科院、云南省农科院、湖北省农科院和浙江大学、湖南农大、安徽农大、四川农大等全国多家科研院所专家、代表等300多人出席大会。